close

每次規劃露營行程,最讓我頭疼的就是餐點準備。露營不像在家裡,有現成的廚房設備和齊全的食材;在戶外,一切都得精打細算。

首先,必須考量到食材的保鮮問題,特別是夏天,稍不注意就可能導致食材變質。

而空間有限,我得想辦法把所有食材和調味料壓縮到幾個保冷袋裡,還要確保東西不會在路途中洩漏。再來是菜色的選擇,既要簡單易煮,又要符合大家的口味,才能在戶外快速完成一道美味的料理。

在有限的水源下清洗食材和餐具,也讓我得更加注意用水的節省。

以前光是備料,大概超市就買扛一堆東西回來,真的非常辛苦,這次的露營人數比之前多,大概3個家庭的人次,雖然食材可以分散給大家準備,但是事前處理(切菜,清洗)真的很繁瑣

所以這次大家決定直接用現成的料理包來處理,第一選擇就是火鍋啦;畢竟火鍋只要把東西放進去煮一煮就好,非常簡單,不用過腦,但是湯頭這件事就真的很看功力,所以就上網做了一些功課,發現可以滿足10人以上的鍋物,踏輕似乎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在很多平臺上面看到這個品牌的踏輕鍋物料理,讓我非常好奇,他有四道別出心裁的鴨式火鍋,有胡椒鴨、麻辣鴨、薑母鴨、洋蔥鴨,這幾道料理是外面鍋物店比較看不到的料理,除了冬天必備的薑母鴨外,其他都是很具特色的鍋物料理。

我特地上網做了一些功課,想看看其他人對這個品牌的試吃評比。瀏覽了不少部落客和食評家的文章後,我發現大家對踏輕的評價相當一致。

許多人都提到他們的湯底特別,冬天吃真的非常適合,而且不會過於油膩,這讓人即使吃完一整鍋,也不會感到負擔。而且,食材的新鮮度是大家稱讚的重點,尤其是鴨肉和自己買的蔬菜搭配,讓鍋物吃起來更有層次。也有人提到踏輕的湯頭有種自然的甘甜,這來自於食材本身的原味,而非依賴過多的調味料。這些評比讓我下定決心,就是他啦,這次兩天一夜的露營料理就是踏輕啦!

這次我選擇的就是胡椒鴨跟洋蔥鴨,感覺是最符合大家口味,所以只要再準備一些蔬菜,就可以快速搞定啦。

這次露營的地點選擇在南投埔里足跡民宿,外面有一個很大的露營廣場,整個環境都非常好,而且重點是沒有討厭的小黑蚊,就非常大推,而且帳篷用品,都已經架好,老闆服務真的很好

踏輕洋蔥鴨適合露營團購 》營地午餐怎麼煮?快速又豐盛的料理選

南投埔里足跡民宿相關聯繫方式

地址: 545南投縣埔里鎮福長路12巷75號

預約住宿電話: 0921 313 067

在露營的當天,我負責準備餐具,朋友則在一旁幫忙處理份量極大的洋蔥鴨,說真的,料理一定要看使用說明,一定要先解凍,不然我看屠龍刀也劈不開這個厚實的鴨肉。

踏輕洋蔥鴨適合露營團購 》營地午餐怎麼煮?快速又豐盛的料理選

看看這個分量,我已經用了10人份的鍋子了,還是滿出來了,都比小朋友臉還要大,這邊我們少做一件事,解凍後應該要先將整隻鴨都拆解好再煮,整隻鴨下去煮太不明智瞭,光是等水滾,大家可能就要餓肚子了。

踏輕洋蔥鴨適合露營團購 》營地午餐怎麼煮?快速又豐盛的料理選

踏輕洋蔥鴨適合露營團購 》營地午餐怎麼煮?快速又豐盛的料理選

所以加熱到一半後,感覺鴨肉沒那麼硬,就放到砧板二次處理,不然烹煮太費時了

踏輕洋蔥鴨適合露營團購 》營地午餐怎麼煮?快速又豐盛的料理選

洋蔥鴨的份量真的沒話說,應該是鍋物中的巨無霸了,果然就如官網說的,整隻鴨下去調理,真心不騙。

踏輕洋蔥鴨適合露營團購 》營地午餐怎麼煮?快速又豐盛的料理選

大家坐在一旁圍成一圈,看著鍋裡的湯頭逐漸變得濃郁。一位朋友忍不住偷喝了一口湯,立刻露出滿足的笑容,直呼「這味道絕對是今天的露營之王!」

踏輕洋蔥鴨適合露營團購 》營地午餐怎麼煮?快速又豐盛的料理選

露營的樂趣不只是享受美景,更是在這樣的互動中增添了無限的回憶。當香噴噴的洋蔥鴨上桌時,所有人都迫不及待地舀了一碗,熱呼呼的湯頭暖入心脾,這一刻,我想,露營的幸福就是這麼簡單。

來做一個踏輕洋蔥鴨的簡單評比吧

踏輕洋蔥鴨適合露營團購 》營地午餐怎麼煮?快速又豐盛的料理選

露營中餐-踏輕洋蔥鴨調理包

**外觀** 
洋蔥鴨的調理包打開後,搭配一整隻的鴨肉,湯底有一股濃郁的洋蔥甜香。湯的顏色偏金黃,洋蔥的味道小朋友也可以接受。

**鴨肉份量** 
鴨肉份量豐富且厚實,每一片鴨肉都充分吸收了洋蔥的自然甜味,肉質細緻多汁,輕輕一咬,豐富的肉汁和,讓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更特別的是,踏輕將鴨肉處理得剛好,不僅軟嫩且不失彈性,,湯汁浸潤其中,整個口感層次瞬間升級。

**湯頭口感** 
湯頭非常柔和,洋蔥的甜味自然地融入湯底,帶來一種舒適的甘甜感,溫潤而不膩口,讓人不知不覺就喝了好幾碗。

**建議搭配的蔬菜與飲料** 
推薦搭配蓮藕、甜玉米和菠菜,這些食材的甜味與洋蔥湯底搭配起來是絕配。飲料方面,建議搭配檸檬水,既能解膩又能增添一絲清爽感。

第二天的中餐一樣是搬出踏輕另一個推薦鍋物-胡椒鴨,有了昨天的經驗,這次退冰後,有先稍微分解整隻鴨下去煮,畢竟人總是要有學習能力的啦XD

踏輕洋蔥鴨適合露營團購 》營地午餐怎麼煮?快速又豐盛的料理選

說實話,這鍋胡椒鴨的胡椒味真的相當濃郁,煮的時候香氣一飄散出去,連隔壁帳篷的朋友都紛紛探頭過來,好奇我們到底煮了什麼料理。當湯鍋滾開時,陣陣辛香帶著暖意撲鼻而來,朋友們調侃說,這鍋胡椒鴨恐怕成了整個營地的「香氣宣傳大使」。

當我們終於盛上一碗熱騰騰的胡椒鴨湯,那辛辣卻不嗆口的胡椒味迅速在舌尖散開,每一口都是享受,這樣的香氣和滋味,應該要再把這道胡椒鴨列入菜單,甚至可能吸引更多朋友一起來享用。

踏輕洋蔥鴨適合露營團購 》營地午餐怎麼煮?快速又豐盛的料理選

露營中餐-踏輕胡椒鴨調理包

**外觀** 
胡椒鴨調理包打開後,整隻鴨的份量就是巨大,真的很適合露營大家圍爐一起吃,一餐就可以馬上腳絕。湯底的顏色清澈,帶著淡淡的琥珀色,透著一股溫潤的胡椒香。

**鴨肉份量** 
鴨肉的份量相當大方,肉質鮮嫩,煮得剛剛好,不會過老,胡椒的香味與鴨肉的自然甘甜完美融合。

**湯頭口感** 
湯頭清爽而不過於厚重,胡椒的辛辣恰到好處,溫暖而不嗆,但是辣度的感覺因人而異,可能有的人會覺得稍辣,整體口感很適合冬天圍爐。

**建議搭配的蔬菜與飲料** 
建議搭配高麗菜和金針菇,這類蔬菜的清甜能中和胡椒的辛香。飲料的部分,推薦搭配一杯清香的烏龍茶,讓整體風味更加清新。

踏輕鍋物線上購物網站:

https://donzdonz.com/COMPLEX/PEPPERDUCK

這次的露營旅程,讓我深刻感受到大自然與美食結合的那份純粹與滿足。洋蔥鴨和胡椒鴨這兩道鍋物,絕對是這趟露營的亮點。洋蔥鴨帶來的自然甜味,讓每一口鴨肉都充滿溫潤的滋味,溫和卻令人難忘;而胡椒鴨的濃郁辛香則為整個營地增添了熱鬧的氣氛,那種隨風飄散的香氣,路過的營友應該都非常羨慕我們。

這次和朋友們一起到南投露營,一邊享受暖呼呼的火鍋,一邊聊著天,笑聲和濃濃的湯香交織在一起,讓我明白露營的樂趣不僅僅在於美景,更在於與好友分享美味、共度美好時光的那種喜悅。這次露營,絕對是讓人難以忘懷的回憶,而這兩道鍋物,真的超值得,份量大,多人一起享用真的超劃算,省去備料的時間,也多了一些時間可以到處看看風景。期待下次露營,帶上更多美食,繼續這段美好的冒險。

 

 

踏輕洋蔥鴨適合露營美食推薦露營一直是我心目中最美好的放鬆時刻,但要讓整趟旅程更愉快,能品嚐到美味的料理絕對是關鍵。想像一下,在微涼的山林夜晚,和親朋好友圍坐在帳篷旁,微風輕拂下,熱氣騰騰的鍋物飄散出誘人的香氣,這就是露營的真正樂趣。而**踏輕鍋物**正是讓這一刻變得完美的秘密武器!

為什麼說踏輕鍋物是露營的最佳選擇?首先,踏輕的調理包不僅方便攜帶,操作也超簡單,只需要熱水煮沸,就能迅速變成一鍋香氣四溢的美味火鍋。對於不想在營地花太多時間備料、卻又想享受豐盛餐點的你,踏輕鍋物無疑是最聰明的選擇。胡椒鴨的辛香溫暖,洋蔥鴨的甘甜入味,再加上麻辣鴨的濃烈刺激,無論你是偏愛清爽湯底還是重口味,都能在踏輕鍋物中找到心頭好。踏輕胡椒鴨湯底試吃體驗

除此之外,踏輕鍋物選用的都是新鮮食材,湯頭濃郁卻不油膩,讓你在戶外用餐也能吃得健康又滿足。露營時,溫度往往會較低,而踏輕的胡椒鴨和薑母鴨特別適合寒冷的夜晚,喝上一口辛香四溢的湯,暖流瞬間從胃部蔓延至全身,給你滿滿的能量。更棒的是,這些鍋物湯底不需要額外調味,天然的食材就能帶出豐富的層次感,不僅滿足了味蕾,也減少了準備的麻煩。踏輕胡椒鴨湯頭香氣感受

踏輕鍋物讓你在露營時省去繁瑣的食材準備與烹飪步驟,只需短短幾分鐘,就能讓所有人享受美味的火鍋料理。當你在帳篷旁,一邊看著星空一邊品嚐這鍋熱氣騰騰的踏輕鍋物,保證這次露營的體驗將成為你記憶中最難忘的一次。不論是好友聚會還是家人共遊,踏輕鍋物都能瞬間拉近彼此的距離,讓歡笑與美食交織在一起。踏輕胡椒鴨湯頭試吃評測

還在猶豫露營該帶什麼餐點嗎?立即選擇踏輕鍋物,讓你的露營之旅從此與眾不同,無論在哪裡,都能享受到如同餐廳般的頂級火鍋!現在就行動,為你的下次露營準備好這份滿滿幸福的美味吧!踏輕胡椒鴨適合露營美食推薦

題會理古城 城闕瓦依舊,微風柳色新。 喜憂無窮里,來往街上人。 題會理鐘鼓樓 舊瓦千年雨,青霄映古樓。 余暉暮鼓里,天上云悠悠。 會理北街·秋 古巷千年店,屋檐一線天。 雨過磚石綠,天青瓦更藍。 九月會理城之夜 雨季悄然去,夜幕忽微冷。 城河已蓄水,映照滿街燈。 上望帝樓 中年上古樓,空懷壯志愁。 極目天地外,今古云悠悠。 登會理白馬廟 大地霞如焰,佛光落眼前。 悠悠晚照里,無數夕陽山。 會理白塔 蒼茫云海里,白塔插云天。 靜寂曲折路,登峰看人間。 濱河柳 一世何其短,濱河看柳煙。 一詠三嘆里,春風懷舊年。 城郊采花 清晨呼鳥雀,掀窗艷陽天。 閑游城南外,歸來花滿山。 東嶺印象 東嶺望船城,長廓霧蒙蒙。 龍肘飛天外,貌似有仙翁。 迎九月 九月唱金秋,悠悠流稻香。 萬里晴空遠,秋收大地黃。 桂花樹下詠八月 暑末天已涼,芬芳風里藏。 連日桂花雨,暗香一地黃。 濱河賞花 二月熏風暖,春光躍眼前。 剎那櫻花雨,人生一笑間。 會理古城墻 會理古城墻,青苔敘滄桑。 閱盡人間事,磚橫歲月黃。 玉鑫晨詠 昨夜風雨急,醒來花滿地。 鳥雀最憐蕊,枝頭戚戚啼。 會理羊肉粉 來自全鍋湯,肉片欲蓋香。 萍動游龍起,滑滑入口長。 玉蘭花開 玉蘭靜靜開,皎潔無塵埃。 青天一捧雪,仰望碧霄來。 龍肘云 云在山上生,天地忽相連。 順此登天去,瞬間可成仙。 >>>更多美文:格律詩

不搞分裂事, 每天一條心。 守好每個城市, 心想生活和平。 >>>更多美文:自創詩

墨鏡里的世界是黑色的,就像是我的心情,商店里播放著汪峰的勵志歌曲,也算是應景了。我拖著受傷的腳,一步一步的挪動著。      這條路,我已經走過了太多次,可現在才發現它的漫長。從來沒有過的狼狽,卻習慣笑的比誰都開心,重復哼著一首歌的同一句,我極力的表現出自己很好,也在掩飾自己的脆弱。      速度實在太慢,索性拿出手機來,翻看著動態,有一條特別關注,是唐諾。追求唐諾已經快一年了,從第一次見面開始,我就喜歡上了他。他也算是學校里的風云人物了,不光人長得帥,學習也好。這樣的男生在這個以女生為主的院校里,自然就成了搶手貨。如果統計一下,估計喜歡他的女生真的可以從宿舍排到教室了。我也不知道是幸運還是不幸,我成了這些人中的一員。      他喜歡旅游,每到一個地方,都會拍照留念,然后把照片發到空間里。曾經為了和他有話聊,我認真了解過他到過的每一個地方,景點的歷史,傳說,介紹。為此,韓風還取笑過我。可是,到最后他一句,這些都不重要,澆滅了我所有熱情。倒是韓風和我聊了很多關于這方面的話題,問過我最喜歡哪里,哪里的建筑最吸引我。      照片里的他依然是這么的帥氣,哪怕是人海,他也總是能成為一個無法忽視的焦點。以前,看到他的照片我都會默默的保存下來,我的相冊里幾乎都是他的照片。沒事或者不愿意聽課的時候,我喜歡拿出來一張張的翻看。明媚的笑容,帥氣的臉龐,對我來說就是最美的風景,我一直以為這就是愛情,總是想著對方,就算只是看著對方的照片也會笑。可不知道怎么的,現在我卻覺得刺眼。      人在脆弱的時候,總是愛否定一切,正如現在的我。我不知道自己這一年的付出到底值不值得,愛情真的可以不在乎付出嗎?愛過真的就是幸福嗎?      我想引起他的注意,按動鍵盤發了一條說說:“真倒霉,一不小心把腳崴了,很疼。”我承認,我是在博同情。我耗盡了所有,嘗試了各種方法去追求他,也不過是為這一句關心的話語。      韓風說我愛的太卑微,說這不是真正的愛情。為此,我們兩爭執過很多次。可是,這如果不是愛情,是什么呢?愛情不就是喜歡嗎?      我還在一步一步的掙扎,就要上課了,路上的行人不約而同的加緊了步伐,我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他們一個又一個的超過我,卻無能為力。原來十分鐘的路程,我竟然已經走了半個小時。      總以為自己很堅強,可是脆弱總是在我們不經意的時候跑出來,給我們致命的一擊,讓我們在悴不及防中倒在血泊。我抬起頭來,看著天空,墨鏡里的它看不到原本的顏色。可是我們除了繼續走下去,沒有別的選擇。      突然,我在人群中看到了唐諾的身影,他和一群男生在后面又說又笑的走著。我的心里頓時翻騰起來,我甚至開始莫名的亢奮。他看見受傷的我,會不會伸出援手呢?如果,他背我,我到底是拒絕還是接受呢?壞了,韓風老是說我胖,他會不會背不動我啊……..我的腦子高速運轉,連呼吸都變得不自然。      我假裝自己沒有看見他,默默的走著,卻在不知不覺中放緩了腳步。我用余光看著他,近了,更近了,還有幾步,我感覺到自己的心跳加快了,我甚至可以聽到自己的呼吸聲。      可即使我假設了千種可能,卻猜不透故事的結局。他就這樣從我的身邊路過,談笑著,大笑著路過。他甚至沒有看我一眼。多么諷刺,原來,所有的故事都是你一個人的自導自演,即使你為這個故事耗盡了所有的心血。原來,當我努力的去畫一幅盛放的春天,努力的為他去將這個春天渲染的時候,他根本就不在乎是否入畫。      我終于克制不住自己的淚水,墨鏡下那雙哭紅的雙眼。我走在路上,獨自,獨自承受愛的荒涼。忽然,我聽見有人叫我的名字,可現在的我真的誰也不想理。      一會,一只手抓住了我:“腳崴了,耳朵也不好用了?”韓風氣喘吁吁的說道。      “就是不想理你,怎樣?”我把自己所有的不滿都發泄到了他的身上,甩開他的手,繼續走著。      “鬧脾氣了?腳疼嗎?以后小心點。走路看著點,別老是讓人擔心。”一邊說一邊開始翻書包。      “不用你管!”我大吼道。      “你呀….”他停下手里的動作,抬起頭來,無奈的嘆了一口氣,搖頭說道。      “我就這樣!!”      “給你。”說著,把一大包藥塞到了我的手里。      “你…..什么時候買的?”我看著手里的藥,想起剛才的態度,有點慚愧,語氣也軟了下來。      “剛才啊,看見你的說說,我就從床上爬起來了,你知不知道你耽誤了我的美夢,認識你我真是倒了八輩子霉。”他又開始嘟噥。      “不想認識我,現在就滾!!”我故作生氣的說。      “不是吧,真是好心沒好報。為了你,我可是連早飯都沒吃呢。”韓風故作委屈。      “活該,餓死你。”      “得,我錯了,你這人就是鐵石心腸啊。”韓風一邊說一邊搖頭。      “姐姐我,就這樣。不喜歡趁早滾,找你的小師妹去啊。”他總是有種魔力,讓我的心情在不知不覺中變好,和他斗起嘴來。      “額,大姐,我錯了,錯了。”看著他受憋的樣子,有種勝利的感覺,受用極了。      “嗯,不錯,知錯就改才是好孩子。”我忍不住調侃起來。      “切!”韓風忍不住翻了個白眼,又說道“大姐,你這走的比烏龜還慢啊,上來,讓小弟背你。”說著,他蹲下身來。      看著他的背,我知道一定很溫暖,我的眼里又留下淚來,但這次不是因為傷悲。      那一刻,我才明白,原來我們終其一生,所要尋找的不過是能在我們需要的時候陪著我們的人,能在我們需要的時候,毫無顧忌的去打擾的人,能在我們逞強的時候,告訴我們他一直都在的人。      我們在懵懂的青春里,總是錯把崇拜當做愛,卻往往忽視了那個真正關心你的人。愛,不是一種風花雪月的浪漫,愛,是每一個日子里默默的陪伴,愛,是每一個你流淚的夜里讓你開心的心愿。

家是溫馨的港灣 文/曉旭XJG 有一句俗話:“金窩銀窩,不如自家狗窩。”話雖糙,但理不糙,這是天涯游子一句實實在在的心里話。一曲《常回家看看》之所以能唱響大江南北,唱響華人世界。就是因為它激起了家情、鄉情的共鳴。 眼看春節又近,“回家過年嗎?”成了人們最常用的一句問話。回家,始終是中國人心中抹不掉的情結。幾個通宵排隊守候,為的就是一張回家的車票。 家,一個溫馨又能給予寄托和依靠的名詞。中國人把“詩書傳家”當作家庭興旺的座右銘,從而也使得延綿不絕的千年華夏文明,能通過家的渠道傳承。“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古人對家這個概念理解的升華。家是社會的細胞,“沒有家哪有國,沒有國哪有家”,這是家和國的辯證統一。“我們的大中華,好大的一個家”,表達了華夏后裔對富有民族情感的大家的深深眷戀。“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其實古人早就把家和國看成了不可分割的統一體。家有割不斷的血脈,家有忘不掉的情懷。家有彎彎的小船,和小船旁童年的阿嬌。 家是男人休閑的牧場,在這里,可以盡情釋放所有的疲憊和煩惱。家是女人避風的港灣,在這里,能夠撫平所有的委屈和憂傷。家是孩子溫馨的鳥巢,總有一天他們會從這里起航。家是老人耕耘的田園,播撒下希望的種子,收獲屬于他們自己的一片陰涼。 闖蕩江湖的外鄉人總喜歡說:我的老家……老家是家的概念的擴大,指的就是家鄉。無論你出于何種原因離鄉背井,無論家鄉曾經給你帶來過多大的傷害。在離開家鄉的歲月里,始終回避不了一個現實,那就是對家的永恒的思念。水是故鄉清,月是故鄉明。故鄉的土,故鄉的月,都連著家。這里有人生最美好的回憶,有抹不掉的家的情結。“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歷經離亂之后,最讓人牽掛的就是家。“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統統體現了割不斷的鄉情家情。 “誰不說俺家鄉好”唱出了沂蒙老區人民對家鄉的贊美,“山那邊呀好地方”唱出了邊陲百姓對家鄉的頌歌。齊魯兒女都會以身居孔子家鄉而驕傲;“風蕭蕭兮易水寒”,燕趙豪客有著荊軻的豪放;“長太息以掩涕兮”,荊楚志士傳承了屈原的悲壯。“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說的雖是揚州,但江淮黎庶也常以此描述家鄉風情。“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講的雖是蘇州,但吳越兒女也以此表達思鄉情懷。“黃河在咆哮,黃河在咆哮”,這是華夏兒女在民族危亡時刻喊出的最強鄉音。家不僅給人溫暖,也給人力量。 家是永遠無法磨滅的心靈印記,家是永恒的心靈寄托,家是溫馨的港灣。值此年終歲末,回家過年,可能就是漂泊異鄉的游子最大的心愿。顛沛流離久了,會感到身心具疲。那就回家吧,倦鳥終須歸林。即使沒有掙到錢,但只要安安全全地回到家里,就是對妻兒老小的最大安慰。如果春風得意,那正是衣錦還鄉的好時候。這叫做榮歸故里,你的榮耀不僅是父母的榮譽,也是家鄉的榮耀。 讓故鄉的風拂去你滿身的塵土,讓故鄉的水蕩滌你疲憊的心靈。家將給予你一副好的心情,讓你來年有更充沛的精力,馳騁事業的疆場。 朋友,回家的票買到了嗎?天寒地凍,請注意保暖,注意安全。祝你一路平安! 粥香的溫馨 文/劉曉娣 夫愛喝粥。一日三餐,我家的飯桌上都飄散著粥香。夫妻對坐,透過粥香裊裊升騰的蒸氣,讓人有一種對家的沉醉和癡迷,更多了一份對家的深深眷戀。 婚前相戀時,與夫外出就餐,他那為在京城找不到一家粥館的苦惱樣子,常常令我可笑。是不是平日應酬多,好吃的太多了,需要換換口味?他立刻否定了我瞬間冒出的想法。“山珍海味沒有粥香”,他說的是那么肯定,望著他那真誠的面容,我才相信夫愛喝粥竟是那樣的執著。 在婚后的日子里,我變著法子為夫熬粥,大米粥、小米粥、綠豆粥、蕓豆粥、燕麥粥、玉米面粥……還別說,夫不管什么樣的粥,都喝得津津有味。每當他工作一天筋疲力盡回到家時,開門之后只要聞到從煤氣灶上飄出的粥香,他就會精神亢奮起來,一個勁地說:“真香!真香!” 在秋雨綿綿和冬雪飛舞的晚上,伴著屋內一盞桔黃色的小燈灑潑出的溫柔的光芒,餐桌上彌漫著四溢飄香的粥味,夫妻娓娓訴說著心里話,誰有高興的事說出來,家里就充滿了兩份喜悅;誰有不順心的事道出來,馬上就得到對方寬慰的話語。那種相依相戀、心心相印的情感氛圍,更顯出一種家的溫馨。 一日,在飯桌上我忽然來了雅興,刨根問底讓夫說出酷愛喝粥的緣由。夫沉吟許久才說:“愛喝粥是從小養成的習慣,習慣成自然,到了餐餐離不開粥的地步。”這個答復顯然不能讓我滿意。夫不得不接下去說:“我沒有做過專門的考證。但我認為粥是中國的國粹。小時候聽家里人說,宋朝的名臣范仲淹是喝粥長大的,印象非常深。后來看書才知道,舊社會的窮人為喝上一碗粥,在舍粥棚前排幾個小時的隊,有的竟餓倒在地下再也爬不起來。那時候的窮苦人家,沒有糧食吃,熬上一鍋菜粥,清湯寡水全家人圍在一起也喝得香甜。一鍋粥不僅能給全家人充饑裹腹,而且也帶給全家人溫馨和諧。” 夫說完我沉默良久。奇怪的是,從此我熬粥時,竟仿佛不自覺地融入了我的感情,夫夸到:“有個能熬粥的妻真好!” 人心不死,溫馨永在 文/筆烽評論 昨日與集體共十八人去拜訪一位老爺爺。這位老爺爺雖然年至耄耋,頭發花白,身子骨卻是相當健朗,行動起來利索而有力。他的兒孫都在外工作,平時一個人住一個大院子,又養牲口又種蔬菜,生活完全能夠自理。 由于去前一天已經約好了拜訪時間,老爺爺準時就到大路邊準備迎接我們,而我們則由于路上耽擱了時間而害他等了我們大半個小時。我們事先并不知道他會去接我們,所以直接騎車來到了他家門口,打了電話才知道他正在外頭,便去了人與他接頭。老爺爺騎車回來見了我們大伙之后,便用洪亮的聲音向我們大家問好。 老爺爺引我們進門之后,便忙著拿吃的出來、燒茶水。坐下不久,他又準備給我們做午飯,我們同學便要求由我們來做飯。我們本想簡單為好,不想老爺爺早已準備好了雞,要殺雞來款待我們,怎么都拉不住。隨后,他又抓來一只鴿子。我們便也去買了菜,要在他家里大干一餐。吃飯的時候,老爺爺招待我們也特別熱情周到,時不時地叮囑我們不要客氣,還起身親自給我們旁桌(由于人多,分兩桌)的同學盛湯;快吃完飯了,他還怕我們沒吃飽,想要再給我們做些吃的。飯后,他見太陽曬到了我們的車,便趕緊讓我們把車遷到樹蔭下;臨走時,又送我們雞蛋和椰子,還批評我們給他帶了油、面。 老爺爺做事說話頗為干脆利落,又不失細致入微。從他身上,我感受到了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也感受到了人際關系中非常溫馨的情感。這是當今社會里難于體會到的。尤其是對于我們許多改革開放以后才出生或形成價值觀的人來說,這種對于老一輩人來說是很正常的事,甚至也會讓我們這些新一輩人感到別扭。然而,如果誰不能承受這種美好,那無疑是可悲的。老爺爺還教導我們說,“不管白貓黑貓,抓住老鼠的就是好貓”是不對的,因為壞貓也會抓老鼠。 今天到田里給花生地拔草的時候,近旁有兩位也是來出田的阿姨。她們見我們拔得辛苦,便時不時主動跟我們搭話,跟我們講怎樣除草簡單一點。由于我們沒有工具,終只能用手拔的辦法。后來,她們到我們田邊休息,又跟我們講起除草的辦法來。話音未落,阿姨便動起鋤頭來了——通過松土把草翻起來,好借助太陽把草曬死。見狀,我便跟阿姨把鋤頭要過來,自己來鋤。阿姨見我松起土來不夠利落(怕鋤到花生苗),便又接過鋤頭去給我示范,還鼓勵我要大膽一點鋤。到十一點太陽正火的時候,她們又怕我們被曬壞了(阿姨們都戴著草帽),叫我們該回去了,下午再來。 我與她們本不相識,且期間對話不多,但卻倍感溫暖、親切。談吐間,阿姨們也是始終面帶笑容。這是一種很讓人享受的人際關系——聯系的、互助的、溫情的,而不是原子化的、冷漠的、陌生的。在這種情況下,人與人的聯系的不以外利益為驅動,而是源自內心的情感的。 當今社會,對于人與人之間互相競爭、斤斤計較,甚至爾虞我詐、相互算計的現象,許多人已是見多不怪了。面對這樣的社會現實,我們許多人常常是屈服于不合理的社會規則,把對美好社會的設想當成笑話或不可能實現的幻想,卻忘了創造歷史的從來都是不屈于歷史局限的人。但是,誰又不向往美好?不管是老爺爺,還是那兩位阿姨,他們的身上都散發著人性的光輝,帶給人間濃濃的溫馨。他們也從來不是個例,古今中外的人間佳話數不勝數,無記載者更是不計其數。面對人間美好如此,我們又有什么理由對人性失望,對社會絕望呢? 正如吾師所言,我們的心靈是怎么樣的,世界便是怎么樣的;而世界是怎么樣的,也反映了我們的心靈是怎么樣的。不管是假惡丑的人間,還是真善美的人間,都是由人來建設的——人心有真假、善惡、美丑,但歷史的結局總是邪不勝正。 今天我跟父母的溫馨生活 文/我與父母的生活記錄 今天,我來到我父母家,帶了我的幾樣作品,其中包括紙巾盒。 因為前天我對母親說,該給擦玻璃的那個人送點東西,人家一分錢也不要,咱們不能虧欠人家的。母親也同意,不過,怕我沒有什么可送的,就說,她那里還有兩個紙巾盒呢,我就說,沒事的,我可以再做的。 多虧今天我去了,因為母親答應要送人家一個紙巾盒的,看著我帶去的紙巾盒、皂盒、杯墊、餐墊、金絲小金魚還有絲網娃娃,母親就說,我這兒的紙巾盒留著,我可喜歡呢!原來母親這么喜歡紙巾盒,就算放起來也感覺開心啊! 我對母親說,媽媽,沒想到您這么喜歡紙巾盒,那我做個小沙發的送給您,母親就說,好啊! 父親回來了,我對父親說了,讓他放心關于同學下個月聚會接站的事。母親問我是不是問老弟了,我就說沒有,不過,既然弟妹答應請假接站,咱就不管了。 后來,我和父母都突然聞到一股藥味兒,母親就去后院看看是不是有誰給果樹噴藥了,我也跟著去了。看到李子紅了,母親就讓我摘來吃。我想起要給后院拍照,要上我的朋友圈嘚瑟嘚瑟,我跟母親一起拍照。 后來,母親來到前院給花拍照,我一不注意,就發現母親已經來到臺階上了,我一方面覺得母親仍然很靈便,另一方面覺得母親歲數大了,不小心很容易摔倒的。 我扶著母親下來,感覺到地上的草真是踩上去深一腳淺一腳的,囑咐母親小心。 父親又給我200元現金,我轉告老公囑咐他別走太快,歲數大了。剛剛夸完父親那天一轉身很靈便的動作,母親就說,別夸他,腰容易扭,我就笑著說,我收回自己的話。 我跟母親一起,護送她跳健身操,路上,母親帶著要給擦玻璃的人的禮品,我對母親說,您喜歡紙巾盒,我給做小沙發的,小房子的,汽車的, 母親就說,行啊好啊! 溫馨點滴 文/曹含清. 午后的烈日像炭火似的烘烤著大地,城市一座座高樓大廈幾乎被熔化在了灼熱耀眼的陽光里。我對著電腦心急火燎地查詢著一件快遞的物流信息,查詢到它已經到達派送點。我撥通了快遞公司的電話,工作人員說預計到下午四五點鐘的時候才能送貨上門。我心煩意燥,生氣地說:“這件快遞我急用,等到下午四五點的時候黃花菜都涼了,你們能不能盡快送過來?”工作人員語氣平和地說:“先生,你若急用,自己來取吧。我們的地址在……”我按捺著心里的一腔怒火聽他講了幾句話就掛斷了電話。 我匆匆下了電梯,一股熱浪迎面撲來,似乎半張臉已經被太陽烤焦了。我快步到停車場,開車到快遞派送點去。街道上的車輛與行人稀稀拉拉的,和早高峰與晚高峰車堵人擠的場面截然不同,也許在一天中最熱的時候只有像我一樣有急事的人才萬不得已跑出來遭受這種酷暑烤刑。前方有一段道路正在翻修,機動車禁行,于是我將車停在了路邊的停車場,然后步行走過去。我望著烈日下長長的道路心里又懼又惱,心想這段路走過去我會被烤成紅燒蝦米。我頂著烈日步履艱難,揮汗如雨。走了一會兒竟然迷失了方向。我停下來東張西望,希望能夠看到一處特色景觀或者一座地標建筑,使我瞬間獲得方向感,可是四周的事物生疏而又平淡。正在這個時候一位戴著墨鏡的中年男人騎著藍色電車像一陣旋風飛速而來。我立即向他揮手,他騎到我身旁的時候來了個急剎車,抹掉墨鏡聲音洪亮地問我:“兄弟,怎么了?”我說要問路。他面露微笑,說:“那個位置我知道,離這兒還有三四里路。這兒目前由于修路不通公交,也沒出租車。這么毒的日頭你就靠兩條腿走過去非得曬掉一層皮!來,上車,我送你過去。” 我頓時感到一股清爽的氣息在熱浪里漂浮,環繞我的左右,令我感到溫馨,感到爽快,感到幸福。我坐到他的電車后座。他矯健地騎著電車,像一條魚在海浪里悠游自在地游走。到了快遞派送點,他停下車,說:“你去取快遞,我在這兒等你。我順路捎你回去。你要是兩條腿走回去,保準兒曬壞。”我取了快遞之后,他又帶我回去。一路上,我們僅僅交談幾句話,我不知道他的名字,也不知道他的職業。臨分別的時候,我說:“謝謝兄弟!”他說:“不客氣,再見!”說完,他飛快地騎著自行車消失在街道盡頭。 回去的路上,我又回想起一件十多年前的往事。那年暑假我一個人去南京旅行,由于對南京陌生就漫無目的的坐上一輛公交車,隨意窺視著南京人的精神風貌,瀏覽著車窗外的街景,領略著古城的風韻。我的后面坐著一對老夫婦。他們頭發花白,默然靜坐著。座位旁的購物袋里裝著蔬菜。我轉過身向他們搭訕說:“這里離夫子廟近嗎?”老夫婦打量著我,說:“你是外地人?”我說:“嗯,這是我第一次來南京。”微笑在他們蒼老的臉龐上像花朵似的迅速綻放。他們說:“孩子,這里離夫子廟不遠,再過兩站就更近了。夫子廟緊挨著秦淮河,你也要去看看……”他們興致盎然地給我講著。 公交車晃晃悠悠地穿過五彩斑斕的街道。過了兩站,他們說:“這一站我們也下車,給你指一下路再坐車回家。”說著,他們和我一起下了車。他們提著購物袋腳步蹣跚,指著前方說:“到前面往右拐,再走五六百米就到夫子廟了。我們太老了,走路慢,就不遠送你了。孩子,你按照這個方向走。” 我向他們道謝后說了聲再見就轉身走了。當我回頭再看他們的時候,他們已經回到了站牌旁。他們為了給我指路特意下了車,又要繼續坐剛才的那路公交車回家。 從那以后,有人問我“你覺得哪座城市最好”的時候,我總是毫不猶豫地回答:“南京。” 生活猶如一汪大海,有許多溫馨的點點滴滴。我們會因為搭陌生人的一段順風車而感動,在小飯館吃飯的時候會因為老板贈送的一碟小菜而高興,在雨天忘帶傘的時候會因為打著傘的路人為你擋一陣雨而幸福,當坐上公交車發現口袋里沒有一元零錢的時候會因為陌生人幫你投幣而欣慰……這種感動與幸福來自人性的善良,來自愛心,來自信任。愛心是生活的心臟,信任是生活的肺腑。愛心與信任讓人類成為萬物的靈長,讓我們自由呼吸,讓我們世代存活。 我回想著生活中的溫馨點滴,恍然發現它們既真實又神奇,讓我們在冬天感到溫暖,在夏天感到清爽,讓我們在陰暗的雨天沐浴陽光,在凄冷的黑夜里擁有光明,讓我們在迷惘中不忘信念,疲勞時灌輸力量。 惦念溫馨過往 文/黎武靜 冬季時,最容易想起那些歲月里的暖意。很多年前,尚在稚齡,放學后推開外婆的家門,都直奔向家里的鐵皮爐,又怕太燙,隔著手套貼上去取暖。沒一會兒,便不再覺得冰冷。這一點經年的暖,就留在了記憶里,日漸清晰,不肯或忘。 如今的冬夜,偶爾會泡一碗方便面,意思意思,聊當宵夜。并不多吃,只是和母親共享一塊方便面,攤成兩碗,香氣氤氳里,兩人四目相對,笑意盈盈。 想起中學時的晚自習,在寒風中沖回家,便有母親做好的掛面,打一個蔥花雞蛋的鹵,熱氣騰騰,時機剛剛好,暖徹肺腑。 泡方便面時亦會想起舊同窗,那些互相參與過的點點滴滴,如今隔著人海茫茫,千山萬水,思念悄然,眷念無聲。 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情,就這樣停留在歲月里。每一句說過的無關輕重的閑閑絮語,都成為匯聚海洋的涓涓細流。那年那月那日,我與你,轉過實驗樓的轉角,在擁擠的同學們形成的人潮里,互相打著招呼,期待著尚未來臨的精彩未來。未來充滿未知,那人潮里都是風華正茂的少年。大家嘰嘰喳喳,各自絮絮不休,聲浪里分不清誰在談論著什么,只和近旁的兩三個人,嘻嘻哈哈玩鬧而行。 大雪過后,四處都是雪的影蹤。校園的花壇里有頂著雪的花苞,嬌羞粉嫩,娉婷玉立。驀然回首,這一刻的驚艷,定格成一幅曠世杰作,在我的記憶里歷久彌新。 凜冽的冬里藏著的暖,是回憶與思念交匯而來的感動。那些我們惦念著的溫馨過往,都是點滴,都是片刻,都是當初不經意的剎那時光。 歲月如流,不舍晝夜。被歲月留下的,是此時輕輕想起的,冬日之暖。 >>>更多美文:好文章

QW155CW58PKM14

 


踏輕胡椒鴨適合戶外煮食 》戶外野炊料理推薦,讓露營餐點更豐盛踏輕胡椒鴨露營火鍋分享 》戶外料理的準備秘訣,輕鬆煮出營地美食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f6ea6f3 的頭像
    wf6ea6f3

    曾淑茵的優質必買清單

    wf6ea6f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